碳化物颗粒表面微观分析图像显微镜厂家

  作者:厂家库小编CJK    2020-03-04    阅读:391

碳化物颗粒表面微观分析图像显微镜厂家
   在第二阶段,随着温度的升高,黏结金属和碳化物的硬度下降,当温度接近系统的共晶点时,黏结金属的屈服点变得极低,像塑性物质那样,即使在很小的应力作用下也会产生塑性流动。黏结金属的塑性流动,改变了粉末颗粒间的接触状态,使碳化物颗粒产生移动而靠拢,从而使烧结体产生急剧的收缩。    尽管在这一阶段,烧结体产生最大的收缩,但所能达到的致密化程度还是有限的。如对WC一15%Co的烧结试验,在1250℃下,尽管延长了烧结到3个小时,但线收缩系数仅为10.86%,而完全致密时的线收缩系数应为16%。这说明烧结体中仍有相当大的孔隙。但当在1350℃下进行等温烧结时,只要3~5分钟就可达到完全收缩的98%。由此可知,在没有液相出现的第二阶段中,烧结体是不可能获得致密状态的。    (3)在第三阶段的收缩可分为三个过程来进行。在实际烧结过程中,这三个过程是互相重叠的。    ①重排列,“液相流动”线段):每个碳化物颗粒表面都有薄薄一层液相,它像润滑剂一样,使碳化物间的摩擦急剧下降,并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使碳化物颗粒向更紧密的方向移动,重新作致密的排列,这种颗粒位置的调整叫重排列。重排列的结果使烧结体进一步致密。    ②溶解一析出(图4—17中“溶解和再沉淀”线段):碳化物颗粒之间接触点的能量较高,在液相中优先溶解,并在其他部位析出。这样就使两个碳化物颗粒间的距离缩短,从而使烧结体发生收缩。    ③形成骨架:溶解析出使一些碳化物晶粒沿某些方向长大,因而可能使相邻的碳化物晶粒黏结或聚合,从而形成碳化物骨架。溶解析出和形成骨架对收缩的贡献不大,其主要作用是晶粒长大和形成合金的最终结构。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注册有礼

在线咨询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