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平中准备战争

2019-07-14    阅读:333
 卷一
在和平中准备战争( 1900—1914)1. “没有战争, 就不会有国家” (1)本章标题来自海因里希·冯·特赖奇克( Heinrichvon Treitschke) 19世纪80和90年代的柏林大学政治学讲义。 像那些聚在学校最大的听讲室里听他授课的学生一样, 特赖奇克有他自己的祖国作为这句话的例证——一个经三次近期战争所打造出的统一的德意志帝国。 但他还相信所有国家的起源和存续都依赖战争。 “每一个我们所知道的国家” (2), 他坚称, “都诞生于战火; 用武装保卫公民是其不变的首要使命。 ”
要确证特赖奇克之战争和国家不可分的观点,他的听众们只须走出演讲厅, 踏上那条从勃兰登堡门途经大学通向王宫的宏伟大道——下菩提树街
( Unter den Linden) 。 在正对历史系图书馆的校门前, 是克里斯蒂安·丹尼尔·劳赫( ChristianDaniel Rauch) 打造的腓特烈大帝( Frederick theGreat) 骑马雕像。 这位尚武国王的胜利确保了普鲁士的强国地位。 劳赫所塑造的腓特烈身着朴素的军官款束腰上衣, 这是他的惯用装束——他是最早把军装作为平时公开着装的欧洲君主之一, 由此强调了军队作为王权根基的实际和象征意义。 和他的后继君王一样, 腓特烈承担很多角色——立法者、艺术扶助者、 民政裁决者、 宗教领袖——但披着战士的装束履行这些职能。 他的政治、 法律和文化权威依赖于也离不开他对军队的主宰。 劳赫让所有人都不会怀疑, 军人才是这位君王的第一身份: 雕像底部, 与腓特烈共享战斗危险和荣耀的将军们占据主要位置。 平民人物位居次席; 例如, 人们不会没注意到, 伟大的哲学家伊曼纽尔·康德在国王坐骑的尾巴正下占了一席之地。
阅兵队列曾沿着下菩提树街行进, 如同弗朗茨·克吕格尔1827年画作《歌剧院广场的阅兵式》( Parade on the Opernplatz) (3)中的场景, 该画记录了俄国王储对柏林的一次出访。 街旁的精锐近卫兵列成一线, 王室的造访者穿着6世纪勃兰登堡胸甲骑兵的制服, 在马上领着一队方阵前进。 画上一隅有一群平民, 包括画家本人和几位他的朋友,带着崇敬的热乎劲瞧着, 这份热情把多个社会阶层结合到了一起。 这样的阅兵式是国家欢迎贵客、 纪念王族诞辰和婚礼以及庆祝国定节日的常规方式。如此典礼, 国王威廉二世在19和20世纪之交时指出, 不仅唤起过往的荣耀, 而且其自身是“对男子汉操纪的考验, 对个人掌控其神经和肌肉的意志、让自我服从于集体的能力的展现” (4)。 换言之, 阅兵式上的士兵鲜活地代表了国家对臣民的要求和期待。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注册有礼

在线咨询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