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粗糙度的孔隙模型孔隙介质表面粗糙度显微镜

  作者:厂家库小编CJK    2020-03-11    阅读:628

不同粗糙度的孔隙模型孔隙介质表面粗糙度显微镜
在将模型置于氢氟酸溶液中浸泡刻蚀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好酸液的浓度及浸泡时间,因为这两个因素是影响孔隙介质表面粗糙度的重要因素。就实验所用光学玻璃而言,如在氢氟酸溶液中仅浸泡15s时,则可得到光滑的孔隙表面,如浸泡120s时,则孔隙表面就会出现不规则的蛇皮状斑痕。这样,在不同浸泡时间条件下,将可得到具有不同粗糙度的孔隙模型。当酸液浓度变化时,相应的腐蚀时问也将改变。
    这种不同粗糙度的孔隙模型对流体渗流机理的研究是有着显著影响的。表面越粗糙,其真正的表面积会比表观的表面积大得越多,孔隙内的固液界面积也越大,流动阻力也相应的大。另外孔隙表面粗糙还会引起接触角滞后等。所以在微观模拟技术中必须考虑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当然,这就要求刻蚀微观模型时,严格控制刻蚀酸液的浓度和浸泡时间,以达到制出予期效果的实验模型。
为了将具有腐蚀好图案的玻璃板,制成适用的模型,需要在它的上面牢固地封盖一块大小相等的玻璃板,也就是称之为盖板。将设计的孔隙(毛管)网络系统密封固定在两块玻璃之间,成为模拟的多孔介质,这项技术即谓之成型技术。
    目前,玻璃质微观模型的成型技术,主要有两种:一是烧结成型,另一种是粘结成型。由于粘结的模型虽较易操作,但润湿性不易控制,更不易再生。这对拟用同一孔隙介质模型进行多项研究带来诸多不便。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注册有礼

在线咨询

关注微信